俗话说,“金眼银牙铜骨头”。眼科因市场空间广阔、壁垒高,近年来被认为是投资领域的黄金赛道。而且,在这个“药物+器械+服务”三位一体的赛道中,又以眼科服务市场空间最为广阔。
广阔的市场,引得各路资金和人马都想从中分杯羹。日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的一次公开招标,就揭开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冰山一角,也折射出部分乱象。
中标公告显示,浙江立视通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立视通”)以37%的投标比例成功中标港大深圳医院为期5年的眼视光中心招商采购项目(项目编号:SZZZ2020-QC0283)。
而据公开信息,港大深圳医院针对该项目设定的最低投标比例仅为8%。与立视通一同参与该项目投标的深圳市美视美景视光管理有限公司福田分公司,报出的投标比例为20%,最终位居竞标第二名。
根据行业惯例,以37%的投标比例中标,意味着立视通将按照营业收入的37%向港大深圳医院支付场地使用费。换句话说,立视通中标后运营的净利率至少在37%以上,否则都将是亏本的买卖。
那么,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到底有多大,有这么暴利吗?关于眼科市场规模,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眼科服务市场规模为1240亿元,在整个眼科产业链中占比达73%。这一点从二级市场对爱尔眼科(300015.SZ)的追捧便可见一斑。
但是在利润率方面,眼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暴利。据国信证券统计,A股上市公司爱尔眼科(300015.SZ)、光正眼科(002524.SZ),A股拟上市公司华厦眼科(A20442.SZ)、普瑞眼科(A20457.SZ)、何氏眼科(A20428.SZ)等,净利率最高也仅有15.38%,远低于37%。
那么问题来了,立视通按照营业收入的37%向港大深圳医院支付场地使用费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公开资料显示,立视通是由杭州华青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博士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300622.SZ)战略合作,于2015年设立的视觉健康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是帮助国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视光配镜中心的一体化建设。
从公司官网可以看到,目前立视通视光配镜中心一体化建设的成功案例有8个,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视光中心、宁波李惠利东部医院视光中心、杭州市中医院视光中心等。
以规模论,立视通合作医院数量与登陆、拟登陆A股的大型连锁眼科医疗机构不可同日而语。截至2021年3月底,爱尔眼科拥有境内医院149家,门诊部93家;华厦眼科在国内开设 52 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
或许,面对激烈地市场竞争,立视通为了卡位,不得不报出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场地费,但在这高额的场地费之下,如何保证患者的利益,如何保证医疗服务的水平,是根本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据企查查公开信息,今年5月,立视通在浙江宁波因为涉嫌违反证照管理,被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给予了警告、罚款等处罚。而招标方港大深圳医院,5月也发生了一起男医生性骚扰女患者的风波。